江苏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海洋可再生能源行业分中心是江苏省唯一家聚焦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市场,提供需求发布、成果路演、技术转移转化、科技成果评估、科技咨询服务于体的一站式行业科技服务中心,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领域创新资源在省技术产权交易市场平台汇聚,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行业技术转移服务体系。
技术需求1:锂电池性能优化
需求描述:
开发锂电池材料与制造工艺优化技术,解决现有电池批次稳定性差、及制造成本高等问题,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规模化生产。
应用领域:
电动工具。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提高锂电池的稳定性和一致性;降低电池生产成本。
技术需求2:数码家电锂电池性能提升
需求描述:
数码小家电锂电池高低温存储、长寿命高熔电池等性能提升技术研发
应用领域:
数码小家电。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提升低温容量保持率和高温循环寿命。
技术需求3:电池安全性性能提升
需求描述:
通过安全防护与储能性能协同优化,实现物理抗冲击性能与能量密度同步突破,满足高安全、高续航场景应用需求。
应用领域:
数码相机、玩具、剃须刀。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1、提高电池安全性(发生物理性挤压冲撞不爆燃);
2、提高电池能量密度3-5倍。
技术需求4: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掺杂改性及表征技术开发
需求描述:
本项目旨在开发磷酸锰铁锂(LMFP)正极材料的掺杂改性及表征技术,以提升其电化学性能。通过引入特定元素进行掺杂,优化材料的晶体结构和导电性,从而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
应用领域:
消费电子、两轮电动车。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1、开发金属离子(Mg2+,Cu2+,V3+等)掺杂优化磷酸锰铁锂工艺包;
2、得到非掺杂/掺杂型磷酸锰铁锂中铁原子、锰原子的占位及空位等信息;
3、给出磷酸锰铁锂中原位碳包覆的完整度的评价分析结果。
技术需求5:硅碳负极应用提升电池容量
需求描述:
硅在充放电过程中高达 300% 的体积膨胀,导致材料结构破碎、粉化,严重影响电池的循环寿命;硅材料较低的电导率也阻碍了电子的快速传导,降低了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本项目旨在通过研发先进的硅碳负极材料及配套电池应用技术,实现电池容量的显著提升。
应用领域:
苹果手机、平板电池。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1、电池容量提升幅度:搭载硅碳负极材料的电池,其容量相较于同规格传统石墨负极电池需提升 30% 以上;
2、循环寿命:电池的循环寿命需达到 1000 次以上;
3、充放电倍率性能:在 2C 充放电倍率下,电池的容量保持率应不低于 80%;
4、安全性指标:在高温(如 60℃)、过充(充电电压超过额定电压 20%)、过放(放电电压低于额定电压 20%)等极端条件下,电池无起火、爆炸等安全隐患。
技术需求6:非金属矿粉体设备的研发
需求描述:
在非金属矿和化工行业中,超细分选技术是实现目标粒度控制的关键工艺环节。采用高效气流分级设备,结合分散剂和机械力分散技术,实现非金属矿粉的超细分选。分选过程中,通过调节风机转速、分级轮转速和气流参数,优化分选效率。超细分选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物料粒度,为改性工艺提供了高质量的原料基础。
应用领域:
分级设备。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矿物加工后粉体粒径100%小于30μm。
技术需求7:低内阻锂电池研发
需求描述:
锂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由于内部化学反应,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升温现象。而锂电池的内阻大小与温升紧密相关,内阻越小,电能转化为热能的损耗就越少,温升也就越低。现有的锂电池技术在高功率充放电时,温升问题突出,严重影响电池寿命和使用安全。因此,亟待开展低内阻锂电池研发项目。
应用领域:
电子产品、电动工具、两轮电动车。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锂电池内阻从1.8降到1.5-1.7。
技术需求8:工业车辆用低温快充锂离子电池研发
需求描述:
锂离子电池作为绿色能源,如果电池的快速充电能够变为现实,才能真正的实现绿色能源替代传统高污染能源,但是快速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能导致电池热失控和极化问题,影响电池的安全性和寿命,限制了其快速发展,因此本项目实现的锂电池将为工程矿车的电动化能源装置提供解决方案。
应用领域:
工业车辆、船舶、工程机械。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1、在高功率快充电池单体方面:倍率性能为25℃,3C/3C充放电,脉冲5C;功率密度≥312W/kg;循环寿命≥6000周(25℃,1C/1C,300kgf挤压)容量保持率80%,充电温度在0-60℃,放电温度在-30℃-60℃;
2、在快充电池系统方面:面向工程机械应用场景,满功率充放电时间≤30分钟,循环寿命>5000次。
技术需求9:工程机械专用高功率、长寿命、高安全钠离子电容
需求描述:
目前钠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已超过4000次,但尚不能满足实际使用的需求;钠离子半径较大能量密度低,相对于磷酸铁锂电池,应用局限性较大;钠离子电池的市场尚需拓展,较为清晰的终端应用领域仅局限于电动两轮车和低速车。特别随着近期碳酸锂价格下跌,钠离子电池的大规模储能成本优势逐渐降低。因此,针对上述问题,开发具有高功率、长循环特性的钠离子电容器产品,将有效填补钠基储能的技术空白,并将其市场范围向重载工程矿车、电网调频等功率型领域扩展。
应用领域:
工业车辆、船舶、工程机械。
需求项目要达到的关键技术指标:
1、在钠离子电容器单体方面:能量密度>100Wh/kg,10s 充/放电功率密度大于 2000W/kg、10C/1C容量保持率>80%,80%DOD循环寿命>2万次,低温容量保持率-40℃℃/25℃容量保持率>80%;
2、在钠离子电容器系统方面:面向工业重载矿车应用场景,满功率充放电时间≤10分钟,循环寿命>15000 次;
3、在钠离子电容模组方面:钠离子电容模组,钠离子电容热模型;
4、在钠离子电容系统方面:钠离子电容系统,安全预警系统,适用于工业车辆的储能技术方案。
联系方式:0515-88336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