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浩,1945年8月生于江苏省盐城市,指挥与控制领域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戴浩于1968年从清华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在一家电子工厂工作了11年;979年考取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198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工作;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某系统二期工程副总设计师,破析了网络软件DECnet的目的代码,发现并修改了程序中的致命错误:逆向编制链路层的专用协议文本,实现了国产微机与DECnet的互通。任该自动化网三期工程”总设计师时,统一了该系统网络和应用的技术体制,在网络动态重组等方面有重大创新建成了网络实体可信、用户行为可控等功能的专用网络。
个人简历
194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
1963年9月,进入清华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本科就读。
1968年7月,从清华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毕业。
1979年9月,考取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
1982年7月,从清华大学计算机软件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进入总参第六十一研究所工作。
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主要成就
戴浩院士长期从事指挥与控制理论研究、指挥信息系统总体设计与工程建设。主持完成了多项指挥自动化网络和指挥所工程的研制与开发,组织论证了各级各类指挥自动化系统。多次承担了全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发展战略研究、军事需求研究与体制总体论证。主持制订解放军第一个指挥网无线接入规范,为解放军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的里程碑成果。先后完成重大研究报告20余份,出版专著、译著5部,发表论文数十篇。
戴浩的军旅之路是在不断地向上攀登中实现着自我超越。投身信息化,一去30年。他用软件数据吹响冲锋号角,用银线电波构筑胜利传奇,在充满未知的漫漫征途上,演绎出当代军事科研工作者高技术与高境界完美交融的人生交响。
个人荣誉
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军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3项。